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

网上有关“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锦记创始人,李锦裳 (1862-1922),珠海南水镇人,原籍新会。幼丧父,与母蔡民靠农耕为生。孤儿寡母受尽村中豪强欺凌,不得已从新会七堡迁至南水墟定居。初靠开设小食店谋生。母亲逝世后,李锦裳听从村人劝告,白天向蚝民收蚝,晚上熬制蚝油出售。南水历来以产蚝出名。蚝油是调味佳品。是南水有好几户人家靠熬制蚝油出售为生。李锦裳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适中,加之他为人热情豪爽,人缘极好,故前来购买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门、石岐、广州、澳门亦不少客商光顾。1888年,李锦裳请人在店铺上书写“李锦记”招牌。自此,“李锦记”蚝油闻名遐迩,人们也渐渐叫李锦裳为“李锦记”。不料,1902年南水墟发生火灾,半条南水街连同李锦记蚝油庄化为灰烬。李锦裳只好携妻带子到澳门谋生,仍以经营“李锦记”蚝油为业,兼营小杂货。1922年12月,李锦裳在澳门逝世,终年60岁。其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父业,不断开辟货源,改进制作技术,发展“李锦记蚝油”的经营。

1920年李氏家族的第二代成员李兆南先生致力改进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使李锦记蚝油及虾酱畅销于北美各大城市。20世纪70年代初,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先生出任公司主席,大胆改革更新设备,增加品种,调整价格,扩大销路,设计全新企业商标和商品包装,开创了事业崛起的新纪元!80年代,李锦记第四代家族成员从海外学成归来,李惠民也在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李锦记。90年代初期,李惠民的父亲李文达回到大陆投资。“父亲自幼就抱有浓厚的爱国爱乡情怀,所以他也在第一时间以实际行动支持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们也时刻谨记‘饮水思源’、‘思利及人’,积极回馈家乡及祖国”。

稍微懂得一点历史的都知道,在明朝的末年,由于统治者的腐败贪污,造成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这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就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了。当时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曾经一度打进了北京城,逼着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的一课歪脖树下。但是好景不长,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同将李自成打出了北京城,一直打到湖北通山的九宫山,李自成在九宫山考察地形时却突然失踪了,这成为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历史谜题。

明朝末年,李自成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又一次开始了他的进攻明朝的计划。或许是因为这一次的准备充分,加上有之前的经验,这次的作战进行的十分顺利,很快就占领了西北,河南一带,在此过程中招降了很多的兵力,其中有很多非常有才能的人,比如之后为大家熟知的李岩等,都是李自成在打仗时期吸引来的,李自成还和各地的起义部队合作,再加上他的部队十分关心百姓疾苦,百姓很拥戴他,所以他的队伍可以说是所到的地方战无不胜。

几年后,李自成的队伍和占领的区域都达到了一定规模,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在那之后继续向东攻打,先后攻占了山西的太原,大同,昌平等地,对北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在北京附近的城市都被占领后,李自成开始围攻北京。那时,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将军打得溃不成军,城中已经没有强大的兵力和李自成对抗了,即便是临时想要调兵过来也来不及了,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当时在位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己了结了生命。

明清长期军事抵制与冲突的结果是,明朝的精锐全部都在辽东战场,而清军与明军的斗争,将清军锻炼成一只特别优秀的军队,因为一边打的过程,也是一边学习的过程,从努尔哈赤到顺治入关前,政权比较稳定,士兵也比较勇猛,还有自己的根据地。李自成则不然,说到底还是一个流寇,而且虽然崇祯二年就开始闹事,但是真正成事的时候是在崇祯十三四年,明清军事对抗的重要时间段,也就是说,李自成其实管什么也不是,如果不是清军在关外吸引了明军主力,李自成都死几百回了,事实上是李自成兵败N回,还使用过诈降这种低端套路。要不是明朝官军仁慈,早就把他剁了,最惨的时候,就剩17、18个人跑山里了。

而清军在辽东战场把明军的精锐都打的所剩无几了,这时候入关和李自成打,李自成拿6万兵和吴三桂的三四万关宁铁骑打,居然能占上风,都奇了怪了,但是面对满清的十几万兵,估计李自成加上吴三桂在开阔地带进行阵地战,估计骑兵几个冲杀,李自成和吴三桂就完了,可能正是基于此,吴三桂选择了投降,要知道在1644年的前两年松锦大战,吴三桂一行人被杀的是鸡飞狗跳啊!

而这之前,一直借满清的“光”发展起来的李自成根本没和清军交过手,也不知道清军什么样。李自成不知道,吴三桂知道啊,天天跟清军作战,对面什么实力能不知道吗!而且李自成当时去山海关的最初想法是收拾吴三桂,应该有逼降的想法,你不投降就干你,但是,从吴三桂与李自成开打的情况来看,多尔衮早就准备好了,所以,实际上李自成没有做好与清军决战的准备也是有可能的。

之后在吴三桂和清朝骑兵的前后夹击之下。李自成的大顺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守到了陕西潼关。潼关之战,大顺军再次失利,被迫退出陕西,转移到了湖南、湖北一带,准备夺取东南作为抗清的基地。但是清军紧追不放,同时,南明政权的明军也顺势攻击大顺军。最终导致李自成在湖北武昌、江西九江等地连连失利。后来李自成率军来到了湖北九宫山一带,此后他便神秘的失去踪迹,他的几十万大顺军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关于李自成的神秘失踪后代有不同的看方法。最有代表的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地主和团练追杀,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清廷的奏报和南明湖南将领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说,阿济格给清廷的奏报说,李自成与亲信20人被村民围困,无法逃脱,自缢而亡,但是他自己派人验尸的时候,因为李自成的尸体腐烂,无法辨认;湖南何腾蛟说,自己的部将将李自成斩于马下,只是弄丢了首级。这两种说法,都有很多地方令人难以尽信,因为李自成是一个军事奇才,他的死亡对于清朝还是南明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没人亲眼考到李自成死亡,再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此时尚有四十多万兵马,况且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哪能如此的平静,也就是说李自成李自成遇难九宫山的说法并不可信。

也有另外一个说法,据史料记载,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下北京后,以为天下已定,纵情享乐,军纪涣散,此时多尔衮率清军入塞,边关告急,岂料祸不单行,义军大营中鼠疫暴发流行,死者甚众,此后李自成出兵山海关,遭到多尔衮与吴三桂的前后夹击,伤亡三万多人,李自成在称帝四十天以后无奈地率军撤离北京,此时李手中尚有几十万人马,但因鼠疫肆虐,死者不计其数,加之军心涣散,南逃途中,俱作鸟兽散,及至湖北九宫山,从者已寥寥无几,最后遭地主武装伏击身亡。

还有一个说法,多尔衮的军队打开了北京城的城门之后,李自成率领军队到了九宫山一带,可是李自成和他的几十万军队自从进入了九宫山一带,便彻底地失去了踪迹,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换句话说闯王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或许因为这九宫山一带有着它的玄妙之处,李自成和他的军队藏在这九宫山之中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又或者李自成是改名换姓了。当然了,这些只是我们对李自成最终结局的猜想罢了,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历史依据。

关于“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俎红芹]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changshi/202508-2913.html

(3)
俎红芹的头像俎红芹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俎红芹的头像
    俎红芹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俎红芹”

  • 俎红芹
    俎红芹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俎红芹
    用户080511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李锦民(关于李锦民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