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当代西方文学研究在跨入新世纪门槛后,越来越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与语言的实证研究联系紧密,其中与语料库语言学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不仅仅可以从个别的现象中归纳出答案,还更重视从众多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中归纳答案。此外,理论的真实性和概括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以验证。文学批评理论也不例外。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容纳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词的文学作品语料,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些文学批评理论。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可以进行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plotanalysis)。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使人们明了作品究竟要表达哪些主题。
以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第一章为例,《喧哗与骚动》的第一章是一个33岁的痴呆者班吉的叙述。王振昌等人对第一章的评论是,“一开始就让读者进入由一个白痴所理解的令人困惑、支离破碎的世界”。(《浅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点》,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班吉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现在的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把他带到过去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支离破碎的世界是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来的?在班吉语无伦次的言语中,能否找出一条主线?故事的叙述者虽然是个痴呆者,但作者是清醒的。另外,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凯蒂即使不是小说的主角,也是小说的关键人物。她究竟有多么关键,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此外,人们对《喧哗与骚动》第一章的语言评价是,语言简单、句子简短、词汇常见。那么,语言有多么简单,句子有多么简短,词汇有多么常见,这些都可以通过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进行详尽的考察和描述。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可以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一个600多万字符的英语名著语料库。然后,用语言分析软件Wordsmith制作出这600多万字符语料库的词表和《喧哗与骚动》第一章的词表。两个词表制作完以后,用名著语料库的词表做参考词表(referencelist),统计出第一章的关键词(keywords)。最后,借助关键词表,做出第一章的情节分布图。
统计结果表明第一章共有236个关键词。排在关键词表前10位的词分别是:Caddy、said、Dilsey、Luster、Quentin、Versh、Jason、Don’t、ain’t和hush。尽管凯蒂(Caddy)一词在第一章中出现的频数只有280次,低于许多词,但它的关键性却高居榜首,说明凯蒂确实是关键人物。人们可以进一步利用检索软件,检索和列出所有出现Caddy一词的语句,研究凯蒂出现的语境,对凯蒂的关键性做出描述和解释。另外,10个首位关键词中,6个是人名,两个是否定词,一个是said,一个是hush。人名的排序显示出班吉最关心或班吉交往最多的是凯蒂,然后依次是其他5人。人们可以由此探讨和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排序,从中找出班吉的思维模式和作者的意图。Said一词在第一章中共出现907次,高居频数榜首,说明第一章的文体属于口语体,小说中的人物有大量的言语交流和互动。人们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和解释为什么两个否定词语以及hush的关键性很强,它们的意义是什么,说明哪些问题。
关于“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美霞少女]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changshi/202508-312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美霞少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当代西...
文章不错《西方新世纪文学背景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