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

网上有关“〔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鉴赏

〔美国〕 卡洛林·凯瑟

我沉闷地过下去,过下去,过下去……

我们最后分手,不是由于死,而是由于生。

我们紧跟死者,但生者却离别。

我生日那天,蜡翅鸟来到花园,

啄光了树叶,使我的心也荒瘠。

我摆出油脂和面包给十二月的鸟,

挂在常青枝上,油腻的灰色,

冬至节习常的妆饰。

我们如何面对面相见?

胜利的爱情已经过去,

失败也已经过去。

自从独居,天气总那么冷,

衣服不合身,头发梳不齐。

我第一次承认

身体和衣饰出了些小乱子,

合在一起,使我最终认输

“想着你,我突然老了……”

一个个月份旋绕而去,我是沉默的旁观者,

我试过把你永远从我心中除去。

这里已不是家,家跟你走了。

消失在一呼一吸之间,

快得像打开一封早就读过的信。

敲击地面使我拳头青紫。

而在我和水光之间,云遮雾隔。

不错,我试图使日子过得快活,

不能再无休止地想起你,

但你使一天天一年年值得忍受下去。

(赵毅衡 译)

《冬歌》这首诗如诗题后面的注解所示:是因为看见阿瑟·韦利(英国著名汉诗翻译家)的一句诗:“想着你,我突然老了”引起感触,由感而发。从整首诗的内容看,是写一个妇人对从前的爱人倾诉别后的生活。

第一段首句,三个连续的“过不下”,前面以“沉闷”修饰,后面跟着一串省略号,立刻把读者带入一种永远无止境的百无聊赖的生活氛围中,仿佛生活是一连串沉重的负担,毫无生气,亦毫无希望。在没有未来可言的日子,回忆往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于是顺理成章,诗人将视角投入以前,记起“我们最后分手”的时刻,忆起“我们”分手的原因,不是死亡将我们分开,而是由于“生”。沉闷、平淡的“生”使人无法忍受。第三行,诗人似乎是在慨叹:随着时间的一点一滴流过,“我们”本来就在走向使人最后离别的死亡,也本应携手走完这段路程,可是没到那一天“我们”就破裂了。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是回忆起生日那天的情景。每个人都有过生日,不是亲人的祝福就是朋友的问候。可“我”过生日那天,只有蜡翅鸟飞到花园,不但没有带来喜悦,反而把树叶啄光,啄走了仅有的生气,使花园和“我”的心情都归于“荒瘠”。情与景高度统一、互相衬托。接着“我”摆出油脂和面包喂这些鸟,这个行动的介入加深了“我”凄凉孤单的境界。诗人还嫌宣染得不够,又搬出冬至节油腻的灰色给它们做背景,正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三段视角又转回现实。“我”设想在经历了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之后,在一切成为过去之后,“我们如何面对面相见?”一切既已过去,而“我”对往事仍不能释然于怀,仍梦想着重逢的情景,个中滋味,读者自会体味。

第四段,“我”又回忆起独居时的情景。大自然的寒冷也再一次出任背景做陪衬。一个“独”字一个“冷”字,使凄孤的主旋律二度奏起。衣服不合身,头发梳不齐,这些小乱子像镜子一样把诗人的形象反映出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独居的“我”已经没有装扮自己的兴致。读完“使我最终认输”,眼前仿佛出现一个自认彻底失败的人颓然倒下,而且听到一声长叹。“我”后悔了。第五段,“想着你,我突然老了……”这句诗既是写作此诗的缘由,也是诗人目前心境的真实写照,那一小串省略号意味着“老”的感觉在继续。接下来的两行诗告诉我们:时间之流悄然流逝而诗人却无所作为,只是徒然地与过去抗争,徒然地想忘掉“他”,然而不用说,她忘不掉。这不,在接下来的一段,“我”又在向“他”倾诉:“这里已不是家,家跟你走了。”诗人很可能想起他们最后破裂的时刻,任何东西的断裂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生活亦是如此。尽管“我”狂怒地敲击地面,尽管“我”泪遮视线,一切还是在瞬间决定了。

最后,结束了回忆,重新回到现实,首尾呼应。“我试图使日子过得快活,”重新振作,但对他的回忆无论如何抹不去本来觉得“不能再无休止地想起你”,“但你使一天天一年年值得忍受下去”。尽管想你是苦,念你是痛,但因为想你念你,心中有个你,怀抱这份爱,日子才觉得过得有意义,才值得忍受。在“忍受”中比照出爱情的份量,爱人在心目中的位置。

一首《冬歌》凄婉绵长,飘漫出挚爱深情的苦楚况味,感人至深。

西游记作品影响

战后,他专心致力于写作、翻译及研究,获阿伯丁法学博士学位,为不列颠学会会员。1952年,被授予高级英帝国勋位爵士;1953年,获牛津文学博士学位,并荣获牛津皇家诗学奖章;1956年,荣获英国骑兵大尉称号。他精通汉文、满文、梵文、蒙文、西班牙文,专门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绘画史、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成绩斐然。到1966年逝世前,共著书40种,翻译中、日文化著作46种,撰写文章160余篇。韦利这位多产的翻译家,被称为没有到过中国的中国通。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尤其值得称道,他的翻译流畅优美,具体可见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More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和The Book of Songs。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18世纪便引起了英语世界的关注。然而,让“西游记”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还要归功于亚瑟·韦利的英译本《Monkey》。该译本1942年在纽约出版,书前还译有胡适关于《西游记》的考证。

在序言中,韦利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了这个“中国寓言”,指出唐三藏代表“普通人”,孙悟空代表“天才”,猪八戒代表“肉体的欲望”,沙僧则代表“诚”——这些论述至今在西方还颇有影响。

法国作家还以孙悟空为原型,将之“西化”,创作了小说《齐天大圣》,塑造出一个有“中国灵魂”的“浮士德”。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猴子,在西方很容易得到“个人主义”或“英雄主义”的读解。

人民网—人民日报读书管见:《西游记》之西游

百度百科—西游记

关于“〔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景胜楠]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jingyan/202507-807.html

(5)
景胜楠的头像景胜楠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景胜楠的头像
    景胜楠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景胜楠”

  • 景胜楠
    景胜楠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景胜楠
    用户073010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美国〕卡洛林·凯瑟《冬歌》爱情诗赏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