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

网上有关“《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荆轲刺秦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荆轲刺秦王》的文言现象!

 重要字音

 翦(jiǎn) 髓(suǐ) 揕(zhèn) 拊(fǔ) 盛(chéng) 谒(yè)袒(tǎn) 扼(è) 淬(cuì) 忤(wǔ) 濡(rú) 叱(chì)徵(zhǐ) 瞋(chēn)陛(bì) 慑(shè)发(fā) 惶(huáng) 卒(cù) 提(dǐ ) 眩(xuàn) 遗(wèi)创(chuāng)且(jū) 筑(zhù) 箕(jī) 匕(bǐ)

 通假字

 秦王必说:

 “说”通“悦”,高兴、喜欢。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 辱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返回

 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震慑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手捧,捧着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惧怕

 少假借之

 “少”通“稍”,稍微

 12.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通“环”,环绕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cù)通“猝”,突然

 词类活用

 1.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2.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4.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5.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7.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8.白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

 9.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10.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1.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13.朝服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4.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15.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6.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17.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18.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19.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0.生

 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7.未尝见天子(不曾)

 8.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9.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10.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古今异义

 1 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2 金 古义:铜(古代以铜为金);今义:一种贵重的金属

 3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4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5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6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7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8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9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10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1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2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13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谦词,对自己的.谦称

 14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15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16走 古义:跑;如:秦王还

 柱而走

 今义:行走)

 17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18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19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20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21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22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23深 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24遇 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25未来 古义:没有来;如:其人居远未来

 今义:将来,以后

 26不顾古义:不回头:如:终以不顾

 今义:不顾及

 27亲 古义:亲近,近身:如:则秦王未可亲也;今义:亲爱的人或事物

 (课改只要求掌握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臣侍(于)殿上者

 比(于)诸侯之列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 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荆轲刺秦王》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疑难词句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⑨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关于“《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掬水月]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yule/202508-5035.html

(1)
掬水月的头像掬水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掬水月的头像
    掬水月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掬水月”

  • 掬水月
    掬水月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掬水月
    用户082411 2025年08月24日

    文章不错《《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