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的作品风格

网上有关“朱湘的作品风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湘的作品风格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湘的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忆》更是做到了闻一多所提出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朱湘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诗歌批评,翻译介绍了不少外国名诗。他曾用“天用”的笔名在1924年《文学周报》上开辟“桌话栏”,发表了关于《呐喊》、《红烛》等书评。他的著作还有:诗集《永言集》(1936),散文和评论《中书集》(1934)、《文学闲谈》(1934),书信《海外寄霓君》(1934)、《朱湘书信集》(1936),译作《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芭乐集》(1936)。 旧诗词的文词、格调、意思他都能随意取用而且安排得非常之好。他这一点很像北宋词人中之周邦彦。刘潜夫云:“美成颇偷古句”。“陈质斋云:美成词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张叔夏云:“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所以偷呀,剽窃呀都不要紧,只看他能否融化。朱湘的落日:“苍凉呀,大漠的落日,笔直的烟连着云,人死了战马悲鸣,北风起驱走着砂石。”

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汉乐府”枭骑格斗死,怒马徘徊鸣。“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热情》:“我们发出流星的白羽箭,射死丑的蟾蜍,恶的天狗,我们挥彗星的筱帚扫除,拿南箕撮去一切污朽……我们把九个太阳都挂起,我们拿北斗酌天河的水……”

使我们恍惚想到《楚辞九歌》的“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馀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以及《诗经·小雅》“维南有箕,不可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以及卢仝《月蚀诗》中的一切。不过这首诗比上首已大有变化了--以上属词的方面。

《催妆曲》:“画眉在杏枝上歌,画眉人不起是因何?远峰尖滴着新黛,正好蘸来描画双蛾……起呀!趁草际珠垂,春莺儿衔了额黄归。”

《采莲曲》的“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都像旧词的调子。《昭君出塞》:“琵琶呀伴我的琵琶,记得当初被选入京华,常对着南天悲吒;哪知道如今朝去远嫁,望昭阳又是天涯。”又像旧曲的调子--以上属于调的方面。

《晓朝曲》其庄严典重,雍容华贵的气象全以唐人早朝诗套来。《还乡》写一个军人久战还家父死妻亡,母亦以哭泣盲目,情景甚为可惨,但大半从《豳》诗《东山》脱化而出,

不过反用之罢了。《情歌》分春夏秋冬四段叙述,用六朝子夜四时歌,及齐梁间诗人的十索十忆的意思--以上属于意的方面。 《 诗刊》派的诗人对于音节和体制一样的注意。朱湘也是极力主张新诗是可以歌唱的一个,所以他的诗,音节方面大都有异常的成功。譬如他的《摇篮歌》是唱着给孩子睡时听的,现引其中间二节: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睡呀,宝宝,蚯蚓都停了声。一片白云天空上行,像是些小船飘过湖心,一刻儿起,一刻儿又沉,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睡呀,宝宝,你来跟那些云。

在某一个文艺会上我曾亲听作者诵此歌。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簸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等他诵完之后,大家才从催眠状态中遽然醒来,甚有打呵欠者。其音节之魅人力可想而知。又《采莲曲》,听说也预备在一个集会中由作者读唱,虽然我再没有那样耳福了。但观全曲音节宛转抑扬,极尽潺之美。诵之恍如置身莲渚之间:菡萏如火,绿波荡漾,无数妙龄女郎,划小艇于花间,白衣与翠盖红裳相映,嫋嫋之歌声与伊鸦之划桨相间而为节奏。这种优美幽闲的古代东方式生活与情调,真使现代的我们神往呵!又《晓朝曲》用东阳韵,黄钟大吕,气象堂皇。试引末段:

看哪!一轮红日已经升东,杏黄的旗旆在殿脊飘扬;在一万里的青天下荡漾,听哪!景阳楼撞动了洪钟! 《诗刊》派除体制音节二端之外,又注意长诗的创作试验。闻一多《李白之死》、徐志摩《爱的灵感》、陈梦家、方玮德的《悔与回》、朱湘则有《猫诰》与《王娇》。《猫诰》借父子二猫谈话,写出一篇滑稽文字。此诗别无何等深刻的寓意,也不含何等教训,只是纯粹的“游戏文章”。中国文学只知道拉长脸子说正经话,对游戏精神排斥不遗馀力。韩愈做了一篇《毛颖传》,柳宗元便不以为然,无怪乎中国文学之不如西洋之富有谐趣了。《猫诰》是作者童心复来时的作品,除文笔活泼之外,更富于机智、风趣,而且二句一换韵,音节异常轻快,于内容之滑稽相称 。

又有许多触景生情,涉笔成趣的插笔。如老猫正在训话之际,忽闻鼠声立即跳去捉住吞下,训子道:“孔子虽曾三月不知肉味,佛虽言杀生于人道有悖,但是西方的科学在最近,证明了肉质富有维他命。”又说:“我们于人类这般有功劳,不料广东人居然会吃猫……所以我主人如去广东,那时候你切记着要罢工。”“维他命”、“罢工”都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这样用来,不愁不令读者发笑。

后段更有趣味,老猫和它儿子到厨房吃饭,碰到一只狗:老猫真不愧为大腹将军,折冲樽俎时特别有精神。不幸他们的饭才吃了一半,便有一条狗来到了身畔;他毫不作礼的将猫挤走,片时间鱼饭都卷进了口。老猫直气得将两眼圆睁,他一壁向狗呼,一壁退身。小猫也跟着退出战阵外,他恭听老猫最后的告诫:有一句话终身受用不竭,便是老子说的大勇若怯!

《王娇》见于明代裨官,《今古奇观》有《王娇鸾百年长恨》一则便是演这故事。朱湘又把它化为长篇叙事诗。全诗共长七千四五百字。比康白情《庐山纪游》尤长,而且纪游乃是许多断片凑合而成,《王娇》则是整个的;《纪游》为无韵的自由诗,《王娇》则为有韵的长篇;《纪游》拉杂记途中见闻,不成系统;《王娇》则写一有首有尾的故事。它的结构上当然比康作难多了。

原来故事的间架,由诗人的想像加以改变,不相干的情节删去,而人物心理方面则添出许多琐碎细微的描写,不但使几百年的僵尸复活,而且使它变为一个具有现代人灵性的亭亭美人了。如写《王娇》父亲鳏居时对亡妻的追念的几段:

时光真快,已到了梅雨期中:

阴沉的毛雨飘拂着梧桐,一夜里青苔爬上了阶砌,卧房前整日的垂下帘栊。

稀疏的檐滴仿佛是秋声,忧愁随着春寒来袭老人,何况妻子亡去,今日里正逢着她的忌辰。

正是这样的一天在傍晚,蚯蚓嘶鸣庭院间,偶尔有凉风来撼窗~*,他们永别于暗淡的灯前。 他还历历记得那时的妻:一阵红潮上来,忽睁眼皮,接着喉咙里发响声,沉寂--颤摇的影子在墙上面移 。

三十年的夫妻终得分开,在冷雨凄风里就此葬埋;爱随她埋起了,苦却没有,苦随了春寒依旧每年来。

这种描写是长诗应有的渲染法,万不可少。《孔雀东南飞》本是长篇叙事诗,记焦仲卿夫妇婚姻悲剧,但叙事之中,时时杂以描写。首段写兰芝之貌及其才艺,临下堂时写其服饰,太守下聘时写其礼物之繁,从人之众。沈德潜云: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惟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具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杜甫《北征》,亦为纪述行程之作,而写沿路所见风景,到家时儿女娇痴情态。”张上若云:“凡作极要紧极忙文字,偏向极不要紧极闲处传神,乃夕阳反照之法,惟老杜能之。如篇中青云幽事一段,他人于正实事尚铺写不了,何暇及此?此仙凡之别也。”我以为旧诗的作法也可以应用在新诗上的。而且《孔雀东南飞》、《北征》几段描写尚是硬插入的,删去也不关紧要,至于《王娇》的几段描写都是有机的,这是作家感受西洋文学的影响,所以能够如此。又春香引周生进房,王娇大怒,将丫头严加申斥。丫头回答的一段,也写得极其曲折传神:**,你已经忘记掉:那早晨我替你梳妆,你一边拿着铜镜照,一边瞧镜里的面庞。你问我,眼睛没有转,春香,你瞧我该配谁?我说师爷,可惜穷点。你红着脸,一语不回。一晚我从床上滚下,正摸着碰疼了的头,忽然听到你说梦话,别的不闻,只听说“周……”

少年歌

朱湘(1904-1933)

我们是小羊,

跳跃过山坡同草场,

提起嗓子笑。

撒开腿来跑:

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我们是山泉,

白云中流下了高岸;

谁作泾的溷?

流成渭的清,

才不愧我们的真面。

我们恨暮气,

恨一切腐朽的东西。

我们要永远

热烈同勇敢,

直到死封闭起眼皮。

我们是新人,

我们要翻一阕新声。

来啊,搀起手,

少年歌在口,

同行人灿烂的前程!

现推朱湘的资料

朱湘,字子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今年诞辰100周年,祖籍安徽太湖县弥陀镇,生于父亲朱延熙湖南沅陵任内。

1919年朱湘入清华学校读书,在“水木清华”的校园里,由于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于1920年参加梁实秋、闻一多组织的“清华文学社”,1921年开始写诗。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与诗人饶孟侃(子离)、孙大雨(子潜)、杨兴恩(子惠)合称“清华四子”,享有诗名。朱湘在安徽大学的同事苏雪林女士对朱湘一直是以“诗人”相称。1933年12月朱湘投江自杀后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的济慈”。

济慈是英国诗人,1795年出生于伦敦,自幼喜爱文学。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却一直誉满人间。

济慈和朱湘虽相隔一个多世纪,除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生涯很有相同之点外,两人的性情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济慈具有旷世奇才,由于家境穷困,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后又弃医从文。

朱湘虽然出生在官宦之家,但由于他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家道中落,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朱湘外冷内热,性情狂傲、倔强、孤僻、狷介,但却胸怀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为中华民族倍受歧视、中国现实社会落后感到愤怒和羞惭,他慷慨激昂地声称“为中国鞠躬尽瘁是我早就选定了的。”并说:“我在外国住得越久,越爱祖国……”。在国外,他的矜持和狂放不羁显示出他铮铮铁骨的为人,回国后他的狂傲、乖僻的个性致使他长期失业,甚至最后走上绝境。

朱湘“绝顶聪明”,曾受到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的器重。他和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等人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月派”诗人,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奠基者。他极力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推进中国新文学运动。由于性格决定,他看不惯虚伪的世界,他要“寻遍天堂,从日生的时候寻到日死,还燃起白烛夜中去寻觅———你决不会寻到一种东西,假君子”。朱湘作为诗人,敏感、激愤、悲凉、压抑和绝望为常见的情绪状态,这种无常的情绪状态使得诗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思维,于是乎也就产生了许多绝世之作,所以说“朱湘的诗是不死的”。

对于诗人朱湘自杀的原因,一些资料上介绍诗人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社会的打击,家庭的失衡,生活的艰难,对他产生轻生的念头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我不同意他是失去生活勇气的说法。这可从苏雪林先生的文章里得到证实。“他觉得有一种飘忽的玄妙的憧憬,永远在他眼前飘漾。好象美人的手招着,来呀……这就是那美丽魅人的诗神的声音。于是他将那足以戕害他生机的现实像敞屣一样抛掷了。饥饿,寒冷,耻辱,误解,还有足以使得敏感诗人感到彻骨痛伤的种种”。诗人自己对诗神说,“我的诗神,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给我诗,鼓我的气。替我消忧。我的诗神!这样你也是应该一看我的牺牲罢。为了你,我牺牲一切,牺牲我!全是自取的:我决不发怨声”,诗人是以生命殉艺术。其实诗人在1926年2月写成的长诗《王娇》中早就流露出这种绝望,“妻子去了,女儿也已归阴,我在人世上从此是孤零,这样生活着有什么滋味?等着罢,等我与你们同行!”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湘和济慈,和许多早逝(或自杀)的大文豪一样,都是一种诗情的冲动使之达到忘我的境地。难怪诗人的好友罗念生说:“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

关于“朱湘的作品风格”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门宏旭]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zhishi/202508-4003.html

(6)
门宏旭的头像门宏旭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门宏旭的头像
    门宏旭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门宏旭”

  • 门宏旭
    门宏旭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湘的作品风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湘的作品风格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湘的诗“重格律形式...

  • 门宏旭
    用户081303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朱湘的作品风格》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