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制作的方法

网上有关“标本制作的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标本制作的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标本制作的方法如下:

工具准备:吸水纸、标本夹、采集袋、记录本、号牌、台纸(白色、长40厘米、宽27米、卡纸)

制作过程要点:

1、标本的干燥处理

将修整后的标本,铺垫好吸水性强的纸(也可以用报纸代替),矫正好标本花和叶的位置。摆放标本时,应注意显示植物的自然状态,避免花、叶压在一起,互相重叠。

把它们用标本夹压好,并用绳子捆绑紧(如果没标本夹可以用厚书替代),在标本纸和标本夹两面接触的地方,应多方几张标本纸,使压力分布均匀,同时也不会对标本压的时候产生破坏。

一定要勤换纸,新鲜标本前3天要保持每天换1次标本纸,新换的标本纸必须保证是干的,以后视标本干燥情况而定换纸的时间。换下来的湿纸晒干,以便循环使用。一般植物的干燥处理约需要5~10天。

鉴别标本干燥是否适度的方法是,当我们拿起标本时,如果是没有干的标本,个别柔软的部分,容易弯曲下垂;过于干燥的标本,很容易弯曲折断;干燥适度的标本有弹性,且不易破损。

2、标本的消毒处理

因为植物体上往往有虫子或卵在其内部,如不消毒,则会被虫子蛀食破坏。可以将压干的标本放在消毒室或消毒箱内,也可利用气熏法杀虫。约3天后取出即可装帧。

3、标本上台纸、贴标签

把已经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尽量美观,尤其应注意标本的花枝不可太近台纸边缘,否则易碰坏。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可用线将标本牢固地缝在台纸上,也可以用纸条贴在台纸上,或在台纸上要固定植物枝条的地方。

用刀各割一个小口(宽窄正好能穿过纸条),穿过纸条,把纸条的两端粘贴在台纸的背面。每件腊叶标本必须附有标签。标签是标本的科学证明,标签要按野外记录逐项填写清楚。通常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一)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采集方法及要求按植物类别加以分述。

.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一)采集标本的要求

1.标本单株选择

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一次采不全,应记下目标,以备下次再采。

如果是供教学、科研用的标本就要精细一些了。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也要考虑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个体。比如说同一种植物会有的异性叶(比如构树就有缺刻状分裂的和心状卵形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叶片)、雌雄异株等等都要做成不同的标本以便于教学示范。2.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下同)。标准的采集签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

(3)填写野外记录。注意与标签编号一致,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海拔高度、树高、胸高直径、树皮、树枝

叶、花、果、习性、生态环境、用途、俗名、正名、学名、科名、备考。当然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如蝎子草、漆树等,应慎重。大戟科、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毒科。当然,在野外也不要乱尝试没吃过的植物。

(7)注意爱护资源,尤其是稀有种类。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破坏环境和资源可不好。(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 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标本压制干燥后即可装订,装订前应消毒和做最后定形修整,然后缝合在台纸上(30~40cm重磅白版纸)。将野外记录贴左上方,定名签填好贴右下角,此签不得随意改动。对定名签鉴定的名称有异议,可另附临时定名签。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贴在另角。贴时均不要用浆糊,以防霉变。标本布局应注意匀称均衡、自然。装订后的标本再经过消毒,夹纸或装入塑料袋保存于专门的标本柜中。

缝合的时候一般取一些茎或枝,用线固定在白版纸上,叶子就要粘贴了(我们是用毛笔蘸白胶涂在叶子背面粘贴)。原则是叶片之间尽量不重合。谈谈本人的经验,粘羽状复叶的时候建议从上往下粘,因为可以保证叶片不重合,如从下往上很可能贴到中段两片叶子的角度就近乎0度了,再下去就要重合了。当然,我们博物组比较讲究标本的美观,所以在装订和整形上还是比较注意植株在白版纸上排一个怎样的形状比较好看。(三)其它标本处理

有些不易上台纸装帧成腊叶标本的种类或器官,可参照下列方法处

1.常绿、针叶带球果标本,如云杉、油松等,可待其干燥后托以棉花放入标本盒中。

2.树皮标本可干燥后钉、贴于薄板上,存于塑料袋中。

3.不宜压制的果实、花及含水高的枝叶,可制成液浸标本。程序为:清洗标本,缚于玻璃棒(条)上;放入药液标本缸中,药液应浸没标本;蜡封瓶盖;贴上标签。药液配方主要有:

(1)普通浸制 目的在防腐。70%酒精或5~10%甲醛水溶液。酒精浸制可以长期保存,但易脱色;甲醛水溶液价廉,也能保存一定颜色,但药液易变黄。大的果实应切开,以达彻底防腐目的。溶液浓度试定。

(2)保存绿色浸制法 醋酸铜粉末加入50% 冰醋酸中,渐至饱和。将饱和液加清水1∶4稀释,加热至85℃,放入标本,少时标本变黄绿色或褐色,继而转绿,重现原有色泽。约10~30分钟后,将标本取出,用水清洗,放入50% 甲醛水溶液保存。

(3)保存红色浸制法 先放1% 甲醛、0.08% 硼酸中浸1~3天,标本由红转褐,取出清水洗净,置入1~2% 亚硫酸、0.2% 硼酸溶液中即可,如仍发绿,可加少量硫酸铜。

(4)保存**、绿色浸制法 亚硫酸、95% 酒精各568ml,加水

4500ml,混合过滤使用。

(5)硫酸镁保鲜法 以硫酸镁不同浓度,依次由低到高浓度过渡,适于各种颜色保鲜。

——以上摘自《植物形态术语及标本采集制作》

看起来有点教条哦,自己操作就可以比较灵活了。主要的步骤其实就是修整、压制、上台装帧。做好上面三步,就可以获得一个自制的植物标本了,个人觉得乌敛梅做出来比较好看。叶片大小形状都比较简单美观,有小家庭的也可以选几个不同的野花野草做成标本作为居家装饰用。

那就简化一下方法

找些旧报纸啊什么

把采来的植物平铺上去

然后上面再压上报纸

最好再放点重书

压一个晚上

第二天再换点纸压

反正作用是烘干是水分就对了

然后就是找来硬台纸

把植物的茎和枝取不同的点用线横向缝一下

让植物固定在纸上 最后用白胶把叶子都沾上去晾干就行了

关于“标本制作的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张简子斌]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zhishi/202508-4502.html

(4)
张简子斌的头像张简子斌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张简子斌的头像
    张简子斌 2025年08月19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张简子斌”

  • 张简子斌
    张简子斌 2025年08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标本制作的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标本制作的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标本制作的方法如下:工...

  • 张简子斌
    用户081903 2025年08月19日

    文章不错《标本制作的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