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
1、刘长卿是唐代的大诗人,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讲的是他旅途中的一段经历,那天,他赶路时突遇大雪,天快黑了,山又远又荒凉,冻得够呛,只好在芙蓉山找户人家借宿,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超有画面感,简单却动人,成了他的经典代表作。
2、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意思就是太阳下山了,山影模糊不清,显得特别遥远,第二句“天寒白屋贫”,描述天气冷飕飕的,眼前那座小屋子又破又旧,一看就知道主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后两句更精彩:“柴门闻犬吠”和“风雪夜归人”,讲的是诗人听到柴门边有狗在叫,原来是主人冒着风雪深夜回来了,这场景特真实,让人瞬间感受到旅途的孤独和一丝温暖。
3、 背后的故事挺心酸的,刘长卿当时被贬官,流放外地,一路颠沛流离,这首诗写于他困顿的旅途中,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陌生人相助的感激,虽然屋子简陋,但能避风雪,体现了人间温情,现代人读起来,还能联想到自己在外打拼时,那种“风雪夜归人”的共鸣——再难的日子,有个落脚处就安心了。
4、 有趣的是,这首诗才20个字,却像个小电影一样完整。它被赞为五言绝句的巅峰之作,语言精炼,意象鲜明,风雪夜归人”这句,生动刻画出坚韧和希望,现在网上很多解读,都说它教会我们:困境中,一点小温暖就能点亮人心,读读这首诗,真能让人心头一热!
相关问题解答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谁写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属于他的五言绝句代表作之一,刘长卿擅长写山水田园和羁旅题材,这首诗就是他在风雪夜投宿芙蓉山时,感受到的苍凉与温情。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怎么翻译?
这句可以意译为:“天色渐晚,苍茫的群山显得更遥远;寒风刺骨,山间简陋的茅屋更显清贫。”
(直译:傍晚时苍山显得遥远,天冷中白屋更觉贫寒。)
3、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到底指谁?
有两种常见解读:
指诗人自己:在风雪中终于找到落脚处,成了“夜归人”。
指芙蓉山主人:主人家冒着风雪归来,诗人听到动静。
哪种更合理?结合前文“柴门闻犬吠”,更像是诗人听到主人回家的声响,画面感更强!
4、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面写风雪夜投宿的日常,实则暗含孤寂与温暖的交织:
- 前两句的“苍山远”“白屋贫”透着漂泊的凄冷;
- 后两句“犬吠”“人归”又让寂静的夜有了烟火气,有种“终于到家了”的安慰感。
(注:回答参考了古诗鉴赏常见观点,并加入了口语化解读,画面感更强”“终于到家了”等表述~)
本文来自作者[砚底藏星]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zlan/202507-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砚底藏星”
本文概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译文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注释逢:遇上。宿:投宿;借宿。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
文章不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译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