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简单说(2)

网上有关“普通逻辑简单说(2)”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普通逻辑简单说(2)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比较一下这几种定义形式以及它们跟比喻的异同,我们就会发现,属+种差这种形式是通过寻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达成的。那么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呢?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这是教科书中的标准说法,但请不要问我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属性。那不是逻辑学考察的内容。它们的确切含义及其所引发的争议,都需要相关的具体学科去摆平。

我们在这里只需要知道,概念借自己的内涵把自己跟其他概念区别开来——比如前面说到的“牛的乳汁”——就够了。“牛的”是不是本质,在多大程度上本质,以及它到底算不算是牛奶的属性,对逻辑学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足以把牛奶跟其它的奶区别开了。

从教科书的意义上来说,概念的内涵是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当我们利用概念的内涵来定义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划分或分类时,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会有不同的结果。由此,像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过的那样,概念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不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也正因此,用来明确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的外延,也会随之相应的变动。比如:当我们把鲸定义为哺乳动物的时候,也就把它从鱼类的外延中剔除出去,而加入到哺乳动物的外延中了。

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表示的那些对象。比如牛奶,它的外延包括黄牛奶、水牛奶、花牛奶、牦牛奶、非洲野牛奶等等;再如乳汁,它的外延包括牛奶、羊奶、马奶、狗奶等等。

所以,对于外延不止一个的概念来说,它的每一个外延同时也是这个概念的种概念,而它本身则是它的所有这些外延的属概念。所谓的“属”和“种”是说,牛奶是属于乳汁的一种。

这说明了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真包含或真包含于的关系:乳汁真包含牛奶,牛奶真包含于乳汁。属概念总是真包含着它的种概念,种概念也总是真包含于它的属概念。

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止这一种,此外还有同一关系(也叫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而全异关系又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这都是根据概念的外延重合与否或重合多少来划分的。

同一关系就是说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不多也不少。比如:牛奶和牛乳、钢笔和pen,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再如:鲁迅和《阿Q正传》的作者,所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交叉关系是说,两个概念的外延重合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不重合,比如:女性和老师。有的女性是老师,但也有的不是;有的老师是女性,同样也有的不是。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全异关系,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完全相异,比如:白色和黑色。但是需要注意,白色和黑色并不是矛盾关系的概念,而是反对关系的概念。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定义。逻辑学定义:矛盾关系是指一个属概念只有两个外延,而这两个外延毫无重合的部分;如果一个属概念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彼此毫无重合部分的外延,那它的这些外延之间就只是反对关系。

颜色这个概念的外延不仅包括白色和黑色,还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颜色。它们相互之间都毫无重合的部分,因而它们相互之间都只是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白色和黑色也一样。所以,根据定义,白色不是黑色的矛盾概念,它是“非白色”的矛盾概念。

根据划分方式的不同,概念分为很多种类:单独概念(北京大学)、普遍概念(大学)和虚概念(月亮上的大学);正概念(白色)和负概念(非白色);实体概念(牛奶)、性质概念(有营养)和关系概念(大于)等,看字面就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啰嗦了。

普通逻辑的介绍

普通逻辑的对象普通逻辑,又称形式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但它并不研究思维的一切方面,而是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规则为研究对象。

一、思维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思维总是同人们的认识过程相联系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接触外界事物,在人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的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感觉的综合,它提供事物的整体的外部形象,使人们有可能把事物作为确定的对象来把握。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它和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只有当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由此可见,直接感受性是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

认识的第二阶段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概念,构成判断和推理,即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思维的阶段。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一方面,努力贯彻改革的精神,在体系上作适当调整,在内容上有增有删,以增为主,使之更加充实,并且进一步把传统逻辑的知识同现代逻辑的知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保持第二版的长处,在改革的道路上循序渐进,便于更多的教师使用,也便于更多的读者接受。

关于“普通逻辑简单说(2)”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瑾瑜缘]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heathy.com/zhishi/202508-4535.html

(5)
瑾瑜缘的头像瑾瑜缘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瑾瑜缘的头像
    瑾瑜缘 2025年08月19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瑾瑜缘”

  • 瑾瑜缘
    瑾瑜缘 2025年08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普通逻辑简单说(2)”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普通逻辑简单说(2)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比较一下这...

  • 瑾瑜缘
    用户081911 2025年08月19日

    文章不错《普通逻辑简单说(2)》内容很有帮助